常吃海鲜就不用补碘?福建疾控中心用数据告诉你真相
秋风起,开渔忙。海鲜最近福建人的不用补碘餐桌实现“海鲜自由”啦。多汁的福建海蛎、鲜美的疾控据告带鱼、肥嫩的中心黄花鱼……一口下去全是大海的鲜味。与此同时,用数一种关于海鲜补碘的常吃说法又出现了——“我们经常吃海鲜,不需要吃碘盐”。海鲜但经常食用海鲜真的不用补碘能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吗?福建疾控中心专家用科学监测和数据跟大家说清楚:“吃海鲜=不用碘盐”真的是个大误区!
根据福建省近年开展的福建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显示,儿童、疾控据告成人及哺乳妇女的中心碘营养水平总体处于适宜范围,但孕妇群体的用数碘营养水平仍略低于推荐标准。这一现象提醒我们,常吃即使是在海鲜消费较多的沿海地区,碘摄入问题仍不容忽视。
那么,海鲜的碘含量究竟高不高?数据显示,海带(2950微克/100克)、紫菜(4323微克/100克)和海草(15987微克/100克)确实是碘含量高的食物。
但人们日常食用的大部分其他海鲜,如海蛎、带鱼、黄花鱼、鱿鱼等,碘含量其实并不突出:带鱼约为40.8微克/100克,大黄鱼14.9微克/100克,甚至不足鹌鹑蛋(233微克/100克)和牛奶(20微克/100克)的水平。
事实上,除了少数几类“高碘选手”,大部分海产品的碘含量与常见的肉蛋奶类相差不大。值得注意的是,海带、紫菜等虽然含碘量高,但实际食用频率和数量有限。例如,很多人并不会每天食用海带,每次摄入量也远低于100克。
再看膳食结构。根据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推荐的一天饮食摄入情况,一位25岁男性每日通过食物天然摄入的碘为67.5微克(烹调的损失率约为20%),远低于成人每日120微克—600微克的推荐摄入量。即便加上经常食用海鲜,也难以弥补这一缺口。而如果每天摄入5克加碘盐(约提供100微克碘),碘摄入水平则可达到适宜范围。
因此,“经常吃海鲜就不需要吃碘盐”是一个认知误区。在当前饮食结构下,碘盐仍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(包括沿海地区)膳食碘的重要来源。除甲状腺疾病患者需遵医嘱控制碘摄入外,绝大多数人需要长期食用碘盐。 (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)
- ·永辉超市泉州浦西万达店8月29日调改开业
- ·泉州市39个数字经济项目入库省重点 投资总额占全省逾四分之一
- ·内蒙古60岁老人救落水父子不幸溺亡 离退休仅23天
- ·多夫比克:对里尔两次罚丢点球?我唯一后悔的是没第三次主罚
- ·“五一”出游勿忘疫情防控 游景区逛展馆记得提前预约
- ·总投资超千亿 泉州市71个重大项目集中“云签约”
- ·留下!德容:我基本上已确定将与巴萨续约,我们接近达成协议
- ·图片报:尽管曼城等队有意,但奥利塞短期内不会申请离开拜仁
- ·出行体验更美好 “十四五”交通成绩单来了
- ·泉州市居民用户管道燃气销售价格下调
- ·今年1月份以来晋江市7名司机被处以终身禁驾
- ·泉州体育老师自编运动操教你居家运动强体质
- ·北京今天多云为主 明后天将有小雨来扰
- ·泉州海交馆18日恢复开馆 出入口和参观线路均有更改
- ·泉州30个重大项目集中“云开工 总投资148亿元
- ·拍完你的拍你的……网友点赞假期最忙“拍照主理人”